馆情动态

文德润心|溯文明长河,观千年变局,从“濮议”到“阿云案”,本月《文明之旅》观影会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5-07-27

       奔涌的历史长河承载着文明的记忆。对文明的追溯与思索,正是《文明之旅》观影会的主线。2025年7月,青岛西海岸图书馆成功举办三场《文明之旅》专题观影活动。

       活动聚焦罗振宇老师团队精心打造的主讲中国历史的长视频节目《文明之旅》。众多读者跟随罗老师的讲述溯流而上,“穿越”至公元1066年至1068年的历史现场,感受中华文明交织的千年脉络。

第一站:公元1066年

“濮议”之争的深层逻辑

       在本次活动中,读者们深入了解了北宋著名的“濮议”事件。罗振宇老师剖析了这场关于宋英宗能否尊崇生父濮王为太上皇的激烈争论。

       表面是观点分歧,实则揭示了两种行动依据的根本差异:以“是非”为行动准则的台谏官,坚持道理绝不退让;而以“主次”为行动依据的宰相群体,则着眼于政权平稳过渡这一核心目标,必须分清轻重缓急。

       罗老师由此引申出对现实工作的启示:警惕深信不疑的理念,也需理解不同角色的行动逻辑。

第二站:公元1067年

送别一代宗师欧阳修

       这一年,我们跟随罗振宇老师在开封城门口送别文坛宗师欧阳修。为何欧阳修少有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只因他是一位处于时代转折点的“过渡大师”。

       欧阳修的成就并非依赖某部孤篇传世,而是源于他“赓续文明、扭转乾坤”的宏大愿力与“顶天立地、改天换日”的担当精神。

 


       他一只脚深植旧时代,另一只脚则奋力踏入新时代,虽在具体作品上可能被超越,却为后世开辟了新方向,生动展现了文明在跳跃、拐弯之际的复杂面貌。

第三站:公元1068年

“阿云案”——正义实现的艰难之路

       公元1068年发生了震动朝野的“阿云案”。罗振宇老师指出,此案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经典案例,并非案情离奇,而在于卷入人物之显赫(如王安石、司马光)、讨论层级之高、史料之丰富。

       如何实现正义?实现正义无法依赖单一的道德激情或刻板的法律条文,它需要不懈追求真相、审慎权衡价值、允许公开持久的讨论、保有必要的犹豫、寻求规则与人情的妥协,有时还需要最高权威的最终裁断。

       这艰难而具体的每一步,都标志着人类文明在追求正义道路上的前行。读者也通过本次活动认识到,法律之外有公序良俗,法律之上更有天理良心,正因其难,更显珍贵,更值得我们敬畏每一次微小的进步。

       通过《文明之旅》观影活动,青岛西海岸图书馆的读者们得以借助历史切片,初步触摸特定时代的文明印记与历史智慧。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过去的回望,也为理解当下、面向未来提供了有益视角。

       未来,青岛西海岸图书馆将持续打造优质的文化交流平台,策划举办更多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为广大读者创造深入了解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机会,厚植西海岸新区的文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