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第一期“仁”与“良”小君子人格养成情景小课堂成功开展
国学雅韵
君子铸魂
青岛西海岸图书馆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五常”与“五德”占据重要地位。“仁者,爱人之心也,仁之端也。”,小君子人格的养成便从“仁”与“良”开始。“良”出自“温良恭俭让”;“仁”出自“仁义礼智信”,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区别。
为激发青少年学习国学的热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文化修养,7月11日下午,青岛西海岸图书馆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育菁小萌仙志愿服务团队举办了“悦享书海大讲堂”——“国学雅韵·君子铸魂”小君子人格养成情境小课堂第一节课“仁与良”。
诵国学经典 承传统文化
此次活动以杰出历史人物刘宽、蔺相如、廉颇为主,选取代表性故事展现人物仁良风貌,同时从《论语》、《中庸》等优秀儒家文化书籍中细选名言,展现仁良丰富内涵与悠久底蕴。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让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真正活起来。情景演绎,带领小读者们穿越古今,看古人一言一行间仁良风采;对话交流,采用人物对话分解长篇难点,在对话互动中简便高效学习;双语教学,古文加英语新模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节目演出,融合多样艺术形式,在舞蹈之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为检验所学,让仁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志愿者们带领小读者以笔墨为媒,亲手书写经典名言。在书写时,志愿者们向小读者们反复细致解读名言,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还鼓励小读者们要发挥创造,真正体会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让小读者们明确了“仁”与“良”的区别与联系。“良”侧重于指人的品性善良、正直、美好,强调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而“仁”的含义更为广泛和深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涵盖了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同情、友善等多种美德,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和价值追求。
未来,“国学雅韵,君子铸魂——小君子人格养成情景小课堂”系列教学活动将继续讲解“五常”与“五德”等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文化学习氛围,带领读者了解学习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